今年4月底,央行宣布將于2019年8月30日起發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50元、20元、10元、1元紙幣和1元、5角、1角硬幣。消息一出即引起廣泛關注,不少人表示,在電子支付時代,紙幣和硬幣已經漸漸退出人們的生活,今天我們還需要現金嗎?
近年來,隨著刷卡支付、手機支付甚至刷臉支付等電子支付方式的快速發展,現金交易數量和金額都在下降。進入2017年,以微信、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商將“無現金”概念炒得火熱,“無現金社會”“無現金日”等說法一時充斥網絡,一些拒收現金的案例頻現報端。電子支付本是件好事,但也不能因此否定現金在當今社會的意義和作用。
現金在今天依然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,這首先是由其法定地位決定的。根據《中國人民銀行法》和《人民幣管理條例》,人民幣現金(包括紙幣和硬幣)是我國法定貨幣,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拒絕使用,否則就是違法行為。在各類支付場景中,現金的使用范圍最廣,不管使用者是誰,有沒有開通電子支付,也不管支付對象是誰,任何人都不必擔心無法用現金交易?,F金體現國家信用,是交易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,要對拒收現金的行為堅決說不。盡管移動支付有其優勢,但從應用場景普適性來看,還是現金最強。
其次,從中國國情出發,對于特定人群,在特定交易場景,現金具有重要意義。中國幅員遼闊,地域發展水平不均衡,電子支付覆蓋存在盲區和死角?,F金在一些偏遠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交易市場中具有基礎性地位,不容動搖,“無現金社會”并未全面到來。即使在一些長期推行電子支付的發達國家,現金也依然存在。從使用者角度說,一些中老年人用起手機支付來感到困難,有的沒有智能手機,不具備使用條件;有的認為電子支付不像現金一樣看得見摸得著,覺得不安全;有的覺得用起來麻煩,還得麻煩子女指導。對他們來說,現金依然非常重要。此外,遇到手機沒電、忘帶手機、停電等情況時,現金交易的可靠性就凸顯出來了。
除了交易功能外,現金還凝聚著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,是國家的名片和國家形象展示的平臺,具有無可替代的象征意義。各國貨幣千差萬別,有的上面印有開國領袖或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畫像,有的印有當地物產與自然風光,有的印有本國人民的畫像,不一而足。由此可見,現金在具有交易功能的同時,也是該國人文歷史、自然地理乃至國家政治的生動呈現,這也是很多游客到國外旅行喜歡收集當地貨幣留作紀念的原因。
IT時代網(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,定時推送,互動有福利驚喜)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轉載必究。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,直通硅谷,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。LP均來自政府、互聯網IT、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。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、通信、互聯網、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。決策快、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