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木一 墨克
小微企業貸,在2019年變得萬眾矚目。
政府反復鼓勵,銀行被下發千萬級別的貸款工作量,就連小微企業的創始人都表示,“從未感覺被如此重視過。”
但小微企業貸的推進之路,卻是困難重重:數據不足,風險太高,利潤太薄……
各路企業和金融機構,都在想盡辦法攻克難題,前前后后使用過幾波攻堅武器:POS貸、發票貸、支付貸,再到去年崛起的SaaS貸。
它們各有優勢,卻又各有弊端,誰將殺出重圍,成為治療小微企業貸頑疾的良藥?
一、高度重視
半年多來,關于小微企業貸的利好,持續不斷。
2018年6月20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緩解“小微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”問題的措施,各個部門紛紛出臺相應政策。
免雜費、降低稅率、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……政府在想方設法支持小微企業發展。
這是因為,小微企業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。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小微企業生產總值約占中國GDP總量的60%,并解決了全社會約70%的新增就業與再就業人數。
在政策的大力鼓勵下,小微企業貸確實迎來了小陽春。
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2018年末,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8萬億元,同比增長18%。
但即便如此,也難以填平小微企業貸的巨大缺口。
“每個分行都給了小微企業貸放款量的任務指標。”一家銀行分行的小微企業貸部門負責人表示,他們今年的任務是放款2000萬。
但部分銀行只是將其視為“強硬的任務指標”,并沒有太多的動力去推動。
某大型商業銀行員工邊一偉稱,直到去年10月,自己所在銀行小微部門的指標完成度,甚至連10%都不到。
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對公業務部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,他所在銀行里,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貸款通過率甚至不足4%。
倒不是銀行不想做,而是小微企業貸的風控,實在是難做。
目前,評判一家小微企業整體經營情況的數據并不多,且埋得很深。比如,工商、稅務、社保、水電、租金等數據,大多都沉睡在各個部門的數據庫中。
另一方面,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太短。據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數據,中國中小企業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2%,平均壽命2.5年。
在美國,這一數字達到了8年以上,是中國的3倍多。而日本和歐洲的小微企業生命周期更長,平均壽命高達12年。
對于信貸產品來說,生命周期越短,就意味著風險越高。
“一邊是完不成任務,一邊是壞賬問責,你說我怎么選?”邊一偉很無奈。
盡管已被政策推到如此高度,小微企業貸依然步履蹣跚。
業內的共識是:只有拿下數據,才能拿下小微企業貸。此后,針對小微企業貸的一場場數據攻堅戰,就此開打。
二、銀行戰場
做小微企業貸,歸根究底,就是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:數據。為了化解數據難題,金融玩家們曾經嘗試過無數種方案。
最早登場的主角,是銀行。它們的第一次創新嘗試,是POS貸。
大約5年前,移動支付尚未普及。當時,很多店鋪的結算方式,是一半用現金,一半用。掌握POS機的銀行,可以根據流水,大概了解一家店鋪的經營情況。
當年有不少創新的銀行,如浦發、中信,都嘗試過POS貸。
“我們做了一段時間,發現風險不好控制。”一位銀行資深從業者稱,他們最終慢慢停了。
POS機的數據,實際上只能反映企業的一部分經營狀況。
而當時小微企業的其他數據開發不足,導致數據單一,銀行無法完全判斷貸款企業的還款能力,因此,很多銀行漸漸拋棄了POS貸。
近兩年,發票等稅務數據開始被挖掘,業內將其稱為“發票貸”。
在某種程度上,發票確實能反映出一家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。不少業內人士對這項數據開放后的前景,都極為看好。
國家也正在試圖放開稅務數據,并推動小微企業貸款。這項舉措有個專業名詞,叫“銀稅互動”。
自2015年起,市場上就有了幾家專注稅務數據的公司,如微眾稅銀、東方微銀、愛信諾等。業內人士認為,稅務數據,能賦予其擁有者“上帝視角”——有了它,就能俯瞰企業全貌。
但在落地過程中,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,就是小微企業的“避稅”操作。這一操作,被它們稱為“稅務優化”。很多企業會選擇優化稅務,放棄貸款。
但發票貸的潛力無限。
隨著金稅三期的推廣和稅務改革,很多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在調整,小微企業們漸漸沒有了避稅的動力。只要沉淀一些真實的業務數據,就能從銀行貸到低成本的資金,這對于小微企業的誘惑越來越大。
只是,現在銀稅互動的主要參與者,還是銀行。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的金融科技公司,大多也是將數據提供給銀行。
這個領域是銀行的主戰場,而金融科技公司大多是送水者。
三、金融科技創新
隨著金融科技的崛起,兩種新的數據獲取方式,正在被緩慢接受。
“目前,在我們的授信客戶中,30%的客戶來自SaaS系統。”一家主營小微信貸的金融科技公司負責人袁天浩稱。
SaaS貸,是去年剛剛興起的一種貸款模式。
多年前,中國就出現了一些SaaS企業服務軟件,如金蝶、用友、浪潮等。最開始,它們的使用者主要是大中型企業,一般的小微企業使用得并不多。但在最近兩年,很多企業服務軟件開始針對小微型企業的特點,為其提供簡約版軟件。
此外,最近兩年,在很多細分行業,還崛起了一批垂直行業的SaaS服務系統商。比如,餐飲行業的客如云、二維火、菜么么等。
“這是SaaS進化的兩個階段,在1.0階段,產品都是通用化的,到了2.0階段,產品就開始提供針對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。”品鈦小微信貸業務負責人宋元文稱,SaaS 2.0的出現,開始為小微企業貸提供土壤。
但SaaS貸面臨最大的問題,就是如何保證其數據的真實性。
“數據都是客戶自己填寫的,很難保證真實性。”宋元文稱,現在SaaS系統的使用門檻很低,很多用戶都不需要店鋪和營業執照的認證,填寫一個手機號就能登錄。
“現在SaaS貸才剛剛出現,我們就發現一些人故意購買SaaS軟件,偽造流水數據申請貸款。”袁天浩稱,這樣的案例占比在逐漸增加。
他認為,如果這個行業爆發,必將引來專業的騙貸大軍。因為數據造假太過容易,所以金融公司操作SaaS貸并不容易。
“工商、借貸、發票、銀行流水這些數據,我們都會和SaaS上的數據進行交叉驗證。”宋元文稱。
實際上,很多金融公司和SaaS系統合作,并非看重數據,而是看重“獲客”。“對于小微企業貸來說,最難的,是最后一公里的觸達。”宋元文稱。
以前,很多公司嘗試去“掃街”,發現就算大海撈針,找到有貸款需求的人,信任也很難創建。如果一個人上門就說,“把流水提供給我,我給你放款”,大多數老板會認為他是競爭對手派來打探商業機密的。
如果一些SaaS系統在自己的產品中,加上“金融板塊”,給客戶們提供貸款和理財產品,就能挖出精準客戶。
最好的SaaS金融產品,會給客戶“提前授信”,比如顯示“您可申請的貸款額度是10萬”。這樣一來,后期客戶的轉化率會更高。
那么SaaS貸的發展潛力將如何?
大多數行業從業者還是持觀望的態度,認為要看小而美的SaaS服務商能否爆發,而且它們還要成長到一定的量級,才能開花結果,布局金融。
宋元文稱,現在布局金融的SaaS平臺,大多都有上萬家商戶。在這場數據大戰中,最有想象力的,其實是支付貸。
“我們的授信客戶中,30%來自SaaS系統商,而另外的60%多,來自二維碼支付。”袁天浩稱。
隨著線上支付行業的覺醒,中國正在慢慢走進一個無現金社會。
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聚合支付平臺,它們將所有的支付通道集成起來,用戶通過它們的二維碼,就能成功支付。
這些聚合支付平臺正在成為支付貸的主力軍。
相對來說,二維碼支付的數據,真實度比SaaS系統更高,畢竟流水的偽造成本太高。聚合支付可獲取的數據維度和全度,也要高于當年的POS貸。
支付貸未來是否最有想象力?
“二維碼支付還有巨大的空間,目前餐飲行業的滲透率是60%多,但在零售業和商超,還不足50%。此外,在很多三四線城市,二維碼支付也還沒有完全滲透。”宋元文認為,支付貸在未來幾年,將成為小微企業貸的主力軍。
在這其中,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玩家,那就是美團。
SaaS貸和支付貸,目前美團都有涉足。金融科技公司和巨頭之間,恐怕也終有一戰。
結語
POS貸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,發票貸在茁壯成長,SaaS貸潛力不可小覷,支付貸無疑已成為龍頭。
未來,這四種模式將共同存在,相互補充。
小微企業貸的數據,正在點滴覺醒。
國內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7300萬家,它們就如散落四野的金沙,其中機遇叢生,但只有充滿耐心、愿意深耕的拓荒者,才能淘出真金。
*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。